女性、建築與城市的對話
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, 23.11.2019
女性在建築界所取得的成就歷來備受忽視,即使在當今社會也不例外。有見及此,M+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合辦「M+ 思考:女性、建築與城市的對話」研討會,推動香港公眾探討這一話題。研討會將聚焦九位女性的生平和作品,以及她們如何形塑亞洲建築環境,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評價建築的準則和方法。
歷史學家、編輯、教育工作者將於一系列對話環節中聚首,探討1950至1980年代女性建築師的創作手法和原則,以及世人對其作品的認識程度。這些對話首先圍繞Minnette de Silva(1918至1998年)和王秋華(生於1925年)展開,前者乃斯里蘭卡女性建築師先驅,後者是以設計台灣的圖書館聞名的建築師,近期更慷慨地將大部分個人檔案捐贈予M+。藉由檢視她們的作品,探問應如何建構她們的人生歷史。接着會以溫馮月珊及陳翠兒的編輯與策展工作為切入點,就女性在建築界的中介協調角色作深入交流;然後聚焦鄺心怡和何永賢的作品,討論女性對公共服務的貢獻,並透過梁慶儀、梁幗平和歐中樑的作品,研究女性建築師以個人或合伙方式執業時面臨的挑戰。是次受邀與會的著名學者與業界人士包括鄭炳鴻、鍾宏亮、許麗玉、Tariq Jazeel、李詩韻、羅坤、黃向軍和姚嘉珊。
這是亞洲首次由博物館和大學就上述議題合辦的活動,令兩家機構的收藏及研究方法更為完善精進,以顧及建築這門日趨多元和包容廣泛的專業中,女性建築師的非線性敘述和流動身分。
「M+ 思考:女性、建築與城市的對話」由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成美芬與M+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,以及香港大學研究助理吳宜恩與M+設計及建築策展助理張知行策劃。
日期:
2019年11月23日(星期六)
時間:
上午10時至下午6時
地點:
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劇場(金鐘正義道9號)
語言:
英語及普通話,設粵語及英語即時傳譯
登記:
費用全免,先到先得。請先作網上登記。
環節 | 講者 |
Tariq Jazeel 談 Minnette de Silva的生平及作品 |
|
午飯時段(下午1時25分至2時30分) | |
惡劣天氣安排:
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仍然生效,是次活動將會取消。
合辦機構:
查看更多
M+ 思考相關活動
-
M+ 思考:數碼領域裏的藝術與設計
01.09.2018
-
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
05.07.2018
-
共生共鳴:倍樂生藝術場直島
08.12.2017
-
尋路探新:探討南亞及東南亞
30.11.2017 至 02.12.2017
-
過去與未來之間:珠江三角洲的藝術
07.09.2017
-
複製無疆界──以模仿為創新
14.04.2016
-
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
21.03.2016
-
擴展的八十年代︰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
13.01.2015
-
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
18.11.2014
-
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
18.10.2014
-
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
12.09.2014 至 13.09.2014
-
戰後日本、南韓及台灣的抽象藝術
28.06.2014
-
藝術作品文獻 —「反思藝術和文獻之間的分野」論壇
25.11.2013
-
藝術作品文獻 —「拍攝中國」論壇
22.11.2013
-
此時此刻: 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
18.03.2013
-
亞洲設計:歷史、收藏與策展
03.12.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