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與未來之間:珠江三角洲的藝術
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, 07.09.2017
「M+思考」系列論壇之「過去與未來之間:珠江三角洲的藝術」邀得侯瀚如(21世紀國家藝術博物館藝術總監)和陳冠中(作家)為主講, 曹斐(藝術家)、陳侗(博爾赫斯書店創辦人)、馮原(中山大學教授)以及黃志恆(藝術家及Para Site聯合創辦人)共同參與小組討論。是次論壇將深入探討珠江三角洲(下稱珠三角)自1970年代起作為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所經歷的都市化,以及其塑造的文化藝術發展與當下迫切的社會政治語境之關係。
珠江三角洲孕育了新的經濟形態、生活方式、都市經驗、藝術生態和創作。在全球化與都市化的脈絡下,珠三角的獨特的城市現象和藝術,成為了藝術及建築從業者關注的焦點,其中包括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的「廣東快車」項目。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,英國脫歐、特朗普主義興起,作為全球化對立面的保守主義和本土主義開始抬頭。全球化和都市化正飽受質疑、挑戰和修正,後者更面臨從身份政治到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困境。當下的懷疑情緒與上個世紀都市化研究中微妙的樂觀情調相去甚遠。另一方面,珠港澳大橋和高鐵的相繼落成, 預示着「珠江三角洲」將成為經濟和文化聯繫更緊密的「大灣區」。有見及此,是次「M+思考」將重新回顧和梳理上個世紀末以來,珠三角的藝術、策展和研究的演進與當下現實的關係,透過考察藝術、建築和文學之間的聯繫,不僅將珠三角視為一個地理或經濟實體,更是包含不同個性的多元文化景觀,並探討在21世紀的全球對話中,它如何演變為不斷變化的概念、持續發展的文化模式。
由於是次活動反應熱烈,火速額滿,現安排於Facebook及Youtube上直播,讓更多熱愛文化藝術的朋友,共同探索M+展覽「廣東快車」所涵蓋的議題。
免費現場直播日期及時間:
2017年 9月 7日
晚上6時30分至8時10分
語言:廣東話與普通話(網上直播不設即時傳譯)
免費現場直播頻道:
Facebook: www.facebook.com/mplusmuseum
YouTube: www.youtube.com/wkcda
日期:
2017年9月7日
時間:
晚上6時30分至8時10分
地點:
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劇場
地點位置:
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劇場
主講:
侯瀚如 (21世紀國家藝術博物館藝術總監)
陳冠中 (作家)
小組討論參與者:
曹斐 (藝術家)
陳侗 (博爾赫斯書店創辦人)
馮原 (中山大學教授)
黃志恆 (藝術家及Para Site聯合創辦人)
語言:
粵語及普通話,附英語、粵語及普通話即時傳譯
報名:
免費入場,先到先得。需先作網上登記。
查詢︰
張小姐 (852) 2200 0137, minnie.cheung@mplus.org.hk
惡劣天氣安排﹕
若活動前三小時黑色暴雨、八號風球或更高風球訊號仍然生效時,活動將會取消。
查看更多
M+ 思考相關活動
-
女性、建築與城市的對話
23.11.2019
-
M+ 思考:數碼領域裏的藝術與設計
01.09.2018
-
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
05.07.2018
-
共生共鳴:倍樂生藝術場直島
08.12.2017
-
尋路探新:探討南亞及東南亞
30.11.2017 至 02.12.2017
-
複製無疆界──以模仿為創新
14.04.2016
-
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
21.03.2016
-
擴展的八十年代︰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
13.01.2015
-
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
18.11.2014
-
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
18.10.2014
-
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
12.09.2014 至 13.09.2014
-
戰後日本、南韓及台灣的抽象藝術
28.06.2014
-
藝術作品文獻 —「反思藝術和文獻之間的分野」論壇
25.11.2013
-
藝術作品文獻 —「拍攝中國」論壇
22.11.2013
-
此時此刻: 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
18.03.2013
-
亞洲設計:歷史、收藏與策展
03.12.2012